欢迎您访问襄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 今天是: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资讯 > 发改动态
四地合力!加快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
信息来源: 襄阳日报    发布时间:2024-09-30 15:09

襄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孟艳清:

进一步探索完善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推动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

9月27日,襄阳都市圈发展协调机制第三次会议举行,襄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孟艳清参加会议并通报襄阳都市圈发展进展情况。

孟艳清指出,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和省直部门大力支持下,“襄十随神”四地同题共答、同向发力,树牢“一盘棋”思想,加大统筹推进力度,持续完善规划体系,健全推进机制,强化项目支撑,抓紧落实各项任务,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以省《规划纲要》为指引,共同完成襄阳都市圈发展“一总、五分、十专”一揽子规划,构建了左右叠加、上下贯通的规划体系;对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动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制定三年行动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清单,工程化、项目化、清单化推进工作,80项年度重点任务已完成23项,8项省委督办的都市圈建设工作计划任务顺利推进;引江补汉工程、张家坪抽水蓄能电站、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二期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

孟艳清表示,一年来,襄阳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精准对标建成支点的“五个功能定位”,聚力打造“一枢纽四基地”,进一步增强“引领、辐射、联结、带动”能力。聚焦城市能级提升,加快建设东津“汉江新都会、城市新中心”,深入推进襄阳古城保护和利用;聚焦产业层级提升,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突出抓好“6+2”重点产业,着力打造在全国全省有地位、有影响的优势产业集群;聚焦枢纽能级提升,同步推进高速公路、汉江航运、航空口岸、城市环线和物流基地建设。同时,襄阳坚持“一体化”理念,切实扛牢“群主”重任,加速推进交通互联,深化拓展产业协作,积极开展生态共治,持续加强服务共享,广泛开展区域交流,48个交通“硬联通”项目已完成35个,“襄十随神”1167家企业进驻襄阳工业企业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襄十随神”跨区域河湖长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和跨市流域联防联治机制建立,1120项事项上线襄阳都市圈“全域通办”平台,文化旅游、教科研一体化、创新创业、民间文艺等领域交流合作不断深化,襄阳都市圈区域协同融通持续加强。

孟艳清表示,下一步襄阳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定落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部署,认真吸收省直部门指导意见和兄弟城市宝贵建议,探索完善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推动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作出更大贡献。


十堰市委书记黄剑雄:

强化区域协同叠加优势赋能?在都市圈发展中体现新作为

9月27日,襄阳都市圈发展协调机制第三次会议举行,十堰市委书记黄剑雄介绍了十堰市推进襄阳都市圈建设工作情况。

黄剑雄表示,建设襄阳都市圈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的重大举措。在襄阳市“龙头”带领、省直部门的支持指导下,十堰市坚持同题共答、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携手推动襄阳都市圈建设。

黄剑雄介绍,十堰市在规划上主动融入,将《丹江口库区(湖北)绿色可持续发展先行区规划纲要》与《襄阳都市圈发展规划》衔接,把“丹河谷”生态环保共治、与襄阳国家物流枢纽网络联通、500千伏十堰松石至襄阳卧龙二回线路工程等纳入规划,争取国家支持。在十堰市战略规划编制过程中,强化与襄阳都市圈规划信息、平台和成果共享。

在基础设施上加速联通,加快实施16个“硬联通”项目,谷城开发区至丹江三官殿公路提档升级、神农架林区燕子垭至房县上龛段公路改扩建等12个项目完工;丹江口至襄阳段千吨级航道初设获批,补齐汉江襄十水运发展短板;协作推出11条旅游线路,推动景点互推、信息互通、游客互送。

在民生服务上共建共享,推动政务服务异地通办事项增加到1120项,签订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跨区域合作协议;强化汉江流域生态共治,巩固完善跨区域河湖长协同机制,与襄阳联合申报的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纳入全国示范项目,与神农架林区签订官渡河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丹江口水库和汉江水质稳定达标、持续向优向好。

“孤城不兴,无圈难盛。”黄剑雄表示,下一步,十堰市将协同推进重大基础项目建设、协同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建设、协同完善生态环保联防联控机制、协同提升民生服务保障水平、协同举办重大活动,与兄弟市州一道,各扬所长、叠加赋能,努力在襄阳都市圈建设中体现十堰作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作出贡献。


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胡志莉:

以改革为牵引 以项目为支撑?持续助力提升襄阳都市圈能级

“随州市将认真落实本次会议精神,以改革为牵引、以项目为支撑,积极支持襄阳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深化与十堰、神农架的对接融合,持续助力提升襄阳都市圈能级。”9月27日,在襄阳都市圈发展协调机制第三次会议上,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胡志莉表示。

胡志莉说,近年来,随州市委、市政府主动承接全省区域发展布局,主动加强与襄阳都市圈的对接融合,全力推进基础设施“硬联通”、机制衔接“软联通”、民生文化“心联通”,努力在“桥接汉襄”中发挥随州重要的枢纽和节点作用。聚焦能级提升,推动产业大联动,加快融入“汉孝随襄十”万亿级汽车产业走廊,积极对接国家万亿国债支持应急能力提升的政策机遇,深度参与制定湖北“菇七条”,搭建湖北香菇产业供应链平台,整合开发文旅资源,积极推行旅游“一卡通”,成功举办甲辰年寻根节,链接金秋精品旅游线及户外运动,举办“一季三会四赛”活动,吸引200万人次来襄阳都市圈观光旅游;聚焦内畅外联,推动交通大对接,接续推动随信高速、福银高速改扩建、和襄高速随州段3条高速公路项目建设,G316改扩建等5个“硬联通”项目加快推进;聚焦环境创优,推进要素大流动,落实区域金融协同发展工作机制,协同推进都市圈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拓展政务服务“跨域通办”事项清单至1120项,共同建立都市圈异地就医费用联审互查机制,联合签订跨区域协同监管执法合作协议;聚焦生态建设,推进环保大协同,加强“襄十随神”城市群生态环境合作,加快推进府澴河流域系统治理(随州段)一期工程。

胡志莉表示,下一步,随州市将持续推进产业发展协同协作,致力打造华中综合性安全应急基地,加快建立“随州香菇”品牌全省共享机制;持续推进文旅品牌共建共融,加强都市圈旅游资源的共享、产品的互通,将襄阳都市圈建设成为知名旅游目的地;持续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大随信高铁、和襄高速项目推进力度,加快随信高速建设,提升区域交通互联互通水平;持续推进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协同推进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建立完善跨区域河湖长和林长联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等长效机制;持续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深化襄十随神“一网通办”“一事联办”“跨地通办”,完善联合联动执法机制,探索旅联体、医联体、教联体联盟建设。


神农架林区党委书记冯伟:

加强整体谋划深化共建共享?为区域协同联动贡献新力量

“我们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与兄弟城市一道,加强整体谋划,深化共建共享,为深化区域协同联动贡献神农架力量。”9月27日,襄阳都市圈发展协调机制第三次会议举行,神农架林区党委书记冯伟表示,神农架林区将锚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目标定位,持续强化功能、发挥优势,为推动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冯伟说,自襄阳都市圈发展协调机制第二次会议以来,神农架林区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要求,积极主动把工作放在襄阳都市圈和“襄十随神”协调联动发展大局中谋划行动,持续推动区域协调联动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加快推进生态保护联防联治,推进大九湖镇黄柏阡、红坪镇红河小流域综合治理等生态项目,联合开展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实战演练,强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保护,开展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协作,建设辐射襄阳、十堰的华中航空护林站。加快推进旅游发展互利共赢,推动湖北文旅集团完成襄阳古隆中、十堰武当山、神农架景区资源整合,实现产品打造、线路推介、日常运营一体化,成立“襄十随神”旅游联盟等6个联盟,常态化开展文旅走亲、文化下乡活动。加快推进交通运输互联互通,“房五”高速神农架段、G347改线替代线等工程加速推进,保康鱼头河至阳日双建公路、房县上龛至红坪官封段等“硬联通”项目完工投用,郑渝高铁沿线站点高效协同运行,G209国道持续安全畅通。加快推进民生保障互惠互享,在各地支持帮扶下,加快神农架林区人民医院创建三级医院,林区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神农架“数公基”基础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区域协作互促互进,深化与随州市对口区域协作,两地推动产业合作互帮、文旅协作互融、劳务协作互动、人才合作互享、消费帮扶互促,区域协作不断深化。

冯伟表示,下一步,神农架林区将聚焦保护自然生态和提高群众收入两大任务,以《神农架林区自然生态保护和统筹发展规划》为引领,进一步加强生态共保、产业共兴、交通共联、服务共享,在推动跨区域跨流域治理、生态环境保护联合监管执法、产业优势互补、区域农产品品牌打造、都市圈高铁高速互联互通、“跨域通办”服务提质增效等方面与兄弟城市同题共答、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加速推动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


 
 
襄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 地址:襄城区铁佛寺路57号(原襄阳市广播电视大学院内) 联系电话:0710-3534576 邮编:441021
派驻纪检组电话:0710-3511289    地址:襄城区荆州街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206000040 鄂公网安备:42060602000370号 鄂ICP备19012107号-4 网站地图
总编辑:陈波 责任编辑:高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