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襄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 今天是: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资讯 > 发改动态
各地企业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 为实现"开门红"奠定坚实基础
信息来源: 襄阳日报    发布时间:2025-02-19 15:02

枣阳市:企业产销两旺拼劲十足

“这是我们刚装备好的一批狼狈式半挂车,即将发往蒙古国。”2月14日,枣阳华越专用汽车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热火朝天地忙碌着,一辆辆新组装好的半挂车正整装待发。公司生产厂长吴长喜告诉记者,今年开年后,企业海外订单剧增,目前各条生产线开足马力忙生产,确保如期把产品交付到客户手中。

华越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是一家专用车、半挂车生产企业。近年来,公司通过线上国际网站推介,线下组建外贸团队,全力拓展海外市场,产品远销中亚、非洲、南美洲等国家和地区。经过2024年的海外市场布局和开发,今年一季度产品销量剧增,目前订单量已经排到3月份,产值超过2000万元,预计比去年同期增长50%以上。

充足的订单带来企业生产的火热,产销两旺的良好开局,也为企业实现“开门红”奠定了坚实基础。新春伊始,枣阳市各企业立足“早”字,争取主动,纷纷开足马力忙生产,为新一年实现新跨越开好头、起好步。

“我们从正月初四就开始生产,现在每天有400多名工人在生产一线,每天产能在70吨左右。”湖北飞龙摩擦密封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飞龙公司)总经理范良辉介绍,今年1月份,公司产值已突破3000万元,全年销售收入有望突破4亿元。

飞龙公司是国内主要商用车企业刹车片的配套厂家,产品畅销欧美、东南亚、中东等国家和地区。随着全球商用车市场发展,飞龙公司瞅准发展机遇,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换来企业产销两旺的良好开局。

枣阳市2025年一季度“开门红”专题会议提出,要紧盯全年目标任务,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以“起步就要奋进、开局就要争先”的状态,全市上下拧紧发条、争分夺秒,全力跑好“第一步”、打好“第一仗”,以“开门红”带动“季季红”实现“全年红”。

湖北富乐迪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电器连接线等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家用电器、电动工具、通信设备、汽车线束、医疗线束等领域,与众多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订单源源不断。春节期间,该公司八成以上员工坚守岗位,按时保质保量交付订单。

谈到公司新一年发展目标,该公司负责人王雷充满信心,“今年,我们计划招聘1000人以上,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力争产值达到2亿元。”

近年来,枣阳天立包装实业有限公司优先采用可回收、可降解的纸张原料,确保产品在使用周期结束后能安全降解或循环利用。同时,引入自动化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新的一年,公司在经营模式上做出重大调整,变统筹管理为各部门独立经营,财务、销售、生产、创新四大板块各部门负责人立下军令状,力争公司营销额实现20%的增长。”该公司总经理李双霞说。

南漳县:新兴产业成出海生力军

2月12日,在湖北省睿奕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一条条锂锰电池生产线飞速运转,一件件高标准产品下线,确保新年首批订单高品质交付。

“我们2月份的订单量达到200万只,较去年同期增长了5倍以上。”公司总经理吴金涛介绍,该公司是一家集高能锂锰一次性电池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专业化新能源企业,拥有国内最先进的锂锰电池全自动生产线,所生产的产品不仅畅销全国二十多个省份,还出口至欧洲、北美等国家和地区。

同样繁忙的还有南漳龙佰襄阳钛业有限公司(简称龙佰襄钛)。春节期间,该公司开足马力保生产,生产钛白粉2.37万吨,超过原定计划。公司总经理靳三良介绍,今年,该公司计划生产并销售钛白粉26万吨,差不多四成产品销往海外。预计全年产值将达到38亿元,利税预计达到2.4亿元。

近年来,南漳县积极培育新能源、新型化工、名优特新农产品等三大新兴产业,积极推动龙佰襄钛、闽钱集团、裕农菌业等重点出口企业转型升级。新培育圣大邦尼、高隆磷化工等外贸主体10家,现代化工、电子信息、家具轻工等行业出口逆势上扬,龙佰襄钛出口实现翻番,持续保持全市第一大出口企业地位。裕农菌业在海外建设国际云仓,欧品位成功拓展跨境电商业务,南漳县跨境电商外贸新业态实现“零”的突破,产业规模迅速壮大,相关企业赴海外拓展市场步伐不断加快。2024年,全年外贸进出口预计完成35亿元。

为助力企业扬帆出海、走向全球。近年来,南漳县积极帮助龙头企业争取项目及资金支持,推动企业做大做强、释放新产能,夯实全县外贸支撑,2024年龙佰襄钛出口占比从38%提升至45%,全年预计实现出口18亿元,同比增长80%以上;襄阳润景农业有限公司在食用菌行业实现出口逆势增长,全年预计出口近4亿元;龙佰襄钛、润景农业分别获2024年省级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专项资金外向型经济突出贡献项目奖励资金450万元、300万元,龙头效应不断彰显。

据介绍,2024年,南漳新培育10家外贸主体,预计新增出口额1.5亿元以上,出口结构不断优化。

“继续用好优结构、育主体、拓市场‘连环招’,积极推动龙头企业稳定发展、重点农产品出口企业转型升级,扩大机械、电子、轻工等产业出口份额,持续优化出口结构。培优育强外贸主体,引导产业链关联企业‘抱团出海’,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外贸新业态。”南漳县委书记罗兴斌表示,2025年,南漳将围绕外贸体制改革,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助推三大新兴产业加速“扬帆出海”,力争进出口额达到38亿元。

宜城天舒:多项纺纱指标居国内顶尖水平

订单排到6月底

2月13日,看着满载的大货车缓缓驶出厂区,宜城市天舒纺织有限公司(简称“宜城天舒”)销售公司副总经理石太波给广州的客商发去微信:“35吨成品细纱已发出,明天下午到货。”

台巨纺织(上海)180吨、南通宏扬华纺织100吨、佛山市三迈纺织210吨……春节复工以来,宜城天舒已发货500多吨。

走进二车间,数百米的纺纱生产线上11万纱锭高速旋转,值班长张盼盼坐在中控室内通过5G终端设备远程监管。“开松排杂、牵绳成型、精细络纱等任何一个流程若设备出现故障,5G终端会自动提醒,我们可以及时精准处理。”她说。

和很多纺织企业一样,曾经的宜城天舒也是机声隆隆、粉尘茫茫。变化缘于公司2021年启动、2024年9月完成的“云、管、端”一体化5G智慧工厂建设,实现了车间生产、设备、能耗、环境等数据的全量采集,生产进度、产量、效率等关键指标数据和下单、生产、配料、质检、入库等全业务流程“一屏尽览”,一线操作工减少2/3,产量提升20%,运营成本降低10%,于2024年11月被工信部评为国家级5G工厂。

为了提高强力、减少毛羽和棉结,宜城天舒严格去除长度短于20厘米的棉花纤维,每千米的棉结数量不超过7个,已成为国内顶级指标。

公司总经理高立新说:“公司严格产品质量管理,连续多年加大科技投入,持续提升技改创新能力,推动强力、毛羽、棉结等纺纱指标长期位居国内顶尖水平。”正是因为这种近乎苛刻的质量要求,天舒纺织连续多年成为海澜之家、安踏、李宁、猫人、耐克等知名品牌的指定供应商。

“订单已排至6月底,目前实行24小时满负荷生产。”高立新介绍,2025年公司将对清花机、细纱机、异纤机等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推动天丝、莫代尔与棉混纺等高端环保产品走向市场,力争年产值5亿元。

襄阳际华:争取建成即投产

“工地抓紧施工,同步招聘员工,确保6月底建成即投产,一刻不耽误。”2月13日,襄阳市襄州区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园区尼龙66项目部总监毛以军说,该项目用地面积6800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2万平方米,项目投资7158万元,预计年产特种尼龙66长丝纤维2500吨。

面料研发是纺织制造产业链上技术壁垒最高、产品附加值最大的环节之一。尼龙66纤维因其高强耐磨、低温耐候、舒适柔软等特性,广泛应用于军警保障、应急防护装备生产,属于军需应急领域不可替代首选原材料,但生产技术长期被西方垄断,以往国内需要大量进口。

2024年6月,新兴际华(上海)工程科技研究院完成尼龙66产品技术攻关,多项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当年8月,尼龙66项目落地襄阳,建设自主可控的国产化示范生产线,满足新一代全类别产品开发需求,实现主研发、保军品、兼民品的目标,填补国内高性能纤维及制品产业化的短板。

走进项目现场,记者看到,百余名工人正在抓紧施工。毛以军介绍,该项目正月初四复工,每天有150余名工人进行施工,争取5月底项目建成,6月底试投产。为了一天都不耽误,公司已同步启动人员招聘,将在未来3个月内陆续招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产业工人等不同岗位40余人。“项目建设和人才储备同步进行,争取建成即投产。”

毛以军表示,该项目将对军需纺织品产业提供材料端的核心技术支撑,覆盖新一代军需被装面料所需全部纤维品种和国内外运动、户外、箱包等高端产品所需66纤维,推进尼龙66纤维民用化融合发展。


 
 
襄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 地址:襄城区铁佛寺路57号(原襄阳市广播电视大学院内) 联系电话:0710-3534576 邮编:441021
派驻纪检组电话:0710-3511289    地址:襄城区荆州街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206000040 鄂公网安备:42060602000370号 鄂ICP备19012107号-4 网站地图
总编辑:陈波 责任编辑:高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