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走进樊城经济开发区,机械设备轰鸣声此起彼伏,备受瞩目的致盛·华中纺织服装产业园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连日来,樊城区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姿态,全力以赴抓项目、促投资、强产业,一项项工程接连开工,一批批项目加速推进,奏响了高质量发展的春日“奋进曲”。
在位于樊西新城的玉湖冷链(襄阳)交易中心,项目商业配套区主体已全面封顶,转入内部施工阶段,正式冲刺竣工交付。
“封顶区域涵盖办公楼、宿舍公寓、员工餐厅等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计容面积约1.5万平方米,是园区重要功能板块。项目计划于今年内投运。”该项目负责人姚为明介绍。
作为鄂西北区域国际冷链食品仓配及农副产品交易基地,玉湖冷链(襄阳)交易中心是玉湖冷链落子武汉后的华中区第二大战略枢纽,深度呼应、承接并支撑武汉一级基地功能,形成区域冷链供应链网络,促进内外双向流通,加速区域农产品外销与进口食材内流。项目建成投运后,将通过数字化平台的集聚效应解决当地农产品交易和深加工的瓶颈,提升产品流通效率;借助智能可溯源技术,加强食品安全保障;打造便捷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为商户解决资金周转难题。
“我们采取‘边建设边招商’模式,已吸引预制菜头部企业、跨境生鲜贸易商及供应链金融平台等200余家意向客户签约,预计投产后将集聚超600家商户,形成涵盖交易、加工、物流、金融等业态的冷链生态圈,可提供就业岗位超3000个。”姚为明说。
开年即开跑,起步便起势,掀起项目建设热潮,凸显谋事早、行动快的节奏。新春以来,樊城区亮出了2025年重点项目清单,省级、市级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317.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2亿元。
推动襄阳武商MALL等总投资230.81亿元的45个拟建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快达产,滨江商务区等总投资662.34亿元的52个续建项目早投产、早竣工、早达效……制定项目“菜单”和“任务书”,目的是以重点项目建设为引擎、政策支持加力提效,动员全区上下齐心攻坚、全心服务,全力推动项目动起来、投资跟上来、经济活起来,在推动“两资三能”工程中再创“樊城效率”“樊城质量”。
“一方面,我们积极争取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等资金和政策扶持,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带动作用;另一方面,争取银行信贷支持,解决部分招商项目及政府投资类项目资金紧缺的问题,最大限度利用现有财力保障优质招商项目征地。”樊城区重点项目服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李俊表示,2025年将继续加强土地储备供应协调工作,保障项目建设用地需求,为优势企业入驻拓展发展空间。
3月18日,记者从东津新区(经开区)管委会了解到,襄阳市公共资源电子交易平台发布了《鄂西北(襄阳)区域中医药研发创新中心项目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招标公告》(简称《公告》)。这标志着鄂西北(襄阳)区域中医药研发创新中心项目即将开工。
该项目位于东津新区团结坝水库以西、奇幻大道以东,总建筑面积27990.46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新建1栋3层制剂楼、1栋3层中医药研发楼、污水处理站及地下室等主体建筑,同时配套建设道路、绿化景观以及停车位等基础设施。
近年来,东津新区大力布局医疗卫生项目,优化医疗优质资源配置,全方位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前不久,市第一人民医院东津院区正式进入试运行阶段。该院区聚焦老年医学特色服务,全力打造“襄阳市老年病医院”。同时,同济襄阳医院项目的建设正加速推进,将为区域带来国际前沿的医疗技术与服务理念。市中心医院东津院区自2016年投入使用以来,已成为守护当地居民健康的重要力量。市中医医院东津院区也于去年顺利开诊,进一步丰富了区域内的中医诊疗资源。
在大型医院加速集聚的同时,东津新区稳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目前,东津新区2家乡镇卫生院分别与市中心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达成深度合作协议,从管理运营模式革新、医护人员技能培训到人才梯队培养等多维度进行全面提质增效。
此外,东津镇52个村(社区)均已完成村卫生室和村医配置,着力推动优质卫生健康服务资源向基层下沉、向乡村延伸,不断强化乡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速健全优质高效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切实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健康服务需求。
未来,东津新区将持续聚焦“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力、满足群众健康需求”的目标,以更高标准、更宽视野、更大魄力,努力实现全方位、全周期群众健康保障,奋力书写民生福祉的“健康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