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发改办函〔2024〕28号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市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第4号建议的答复
尊敬的汪艺琼代表、张成武代表:
您们提出的《关于加快适儿化改造,推动襄阳争创全国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的建议》收悉。你们的建议特别必要和及时,我委高度重视,根据建议的具体方向,我委会同市住新局对360足球直播_体育即时比分-投注*官网公共空间适儿化改造和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现综合相关部门意见建议答复如下。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儿童事业发展,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将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作为重点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国土空间规划,不断夯实政策基础,持续加强项目支撑,坚持对标对表,深入调研,持续完善360足球直播_体育即时比分-投注*官网试点建设方案,全力推进360足球直播_体育即时比分-投注*官网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今年3月,360足球直播_体育即时比分-投注*官网成功入选第三批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
一、规划先行,夯实儿童友好政策基础
一是将儿童友好作为重点工作纳入《襄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规划》强调,要保障儿童优先发展,完善儿童监护制度,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关爱保护工作,优化儿童福利机构区域布局,落实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持续实施“明天计划”“与爱同行”“童伴妈妈”等关爱儿童项目,全面落实孤儿养育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实现与城乡低保标准同步量化调整。
二是将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作为重点内容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将儿童视角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的体现内容,在总体规划的功能布局、公共空间布局等方面,充分保障各类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儿童权益。在已经颁布实施的《襄阳市中心城区中小学布局专项规划》《襄阳市中心城区医疗卫生专项规划》《襄阳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等一批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中先后布局儿童专科医院、儿童公园、儿童友好社区等,充分保障儿童相关权益。
三是将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作为重要内容纳入《襄阳都市圈发展战略规划》。在《襄阳都市圈发展战略规划》中提出,要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共建共享,打造区域教育中心、医疗中心,完善区域儿童事业协同发展格局,要完善支持家庭生育养育教育等配套政策,提升社会保障服务便利化水平,建设儿童友好型社会。
二、项目落地,优化儿童友好发展环境
充分利用襄阳古城、东津新区等区域在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中的公共空间,广泛开展适儿化改造,补齐儿童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拓展儿童活动空间,加强儿童发展阵地建设。根据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国务院妇儿工委办联合印发的《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试行)》相关要求,围绕儿童劳动教育、自然教育、课外实践、科技体验、素质拓展等校外活动场所设施建设和城市街区、道路、社区以及学校、医疗机构、公园绿地、图书馆、绿化活动场地等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适儿化改造等方面,形成44个滚动实施的重大项目清单。
(一)以儿童友好社区为核心,共绘儿童友好成长空间
以襄城区滨湖社区、樊城区襄江社区、襄州区汉津社区、东津新区天鹅湖社区为代表,持续推动城区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并成功为滨湖儿童友好社区争取到省预算内资金500万元。一方面,实现硬件添彩。建设小型儿童运动广场,铺绘爱心斑马线,增设社区儿童友好标识、儿童认知改造设施、儿童休憩座椅、智能投影灯、儿童友好主题IP造型、儿童友好墙体彩绘及绿化提升,打造街角花园及儿童科普互动角,积极开展自然知识、人文景观、消防安全、交通安全、自救自护、反霸凌等科普教育,增设益智、动手类儿童设施,完善儿童的认知体系,放飞儿童思维。优化儿童成长空间,改善儿童发展环境,为儿童成长发展提供适宜条件、良好的环境和优质的服务。另一方面,实现内核提升,通过建设儿童步道、儿童斑马线、儿童候车点、智能斑马线等安全设施,保障儿童外出、游玩、上学的行走安全,同时设置娱乐设施,丰富儿童出行乐趣。
(二)以儿童友好公园为重点,打造儿童友好“生态区”
充分利用小区、公园、街区等公共领域的闲置空间,在有条件的小区内精心设计和布局了多样化的儿童游乐设施,包括滑梯、秋千、沙坑等,为儿童提供了安全、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游乐场所。同时,注重游乐设施的维护和更新,确保设施的完好性和安全性。依托汉江南岸河堤及周边空地,通过对凤雏大桥襄城桥下空间原场地乱土堆砌、垃圾遍地的状况进行园林绿化改造,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以运动、亲子为核心理念对该区域进行了适儿化改造,设置小型游乐沙坑、乒乓球区、棋类区、小型足球场、篮球场、健身活动器材以及儿童游乐区等功能分区,进一步增添趣味性,逐步贯通了连续的、完整的滨水活力绿道,建成了生态的、舒朗的、开放的家庭户外活动场所,营造了文化的、时尚的、艺术的儿童绿色成长空间。
(三)以适儿化改造为抓手,筑牢儿童友好“安全区”
一是全面加强安全设施建设。组织对居民小区内的道路、楼梯、扶手等公共设施进行全面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增设安全交通标识、减速带等安全设施,定期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儿童在小区内的活动安全。二是打造安全出行环境。强化部门协作,履行工作职能,因地制宜构建街区全覆盖的儿童友好学径网络,串连住宅、中小学及街区其他儿童服务设施、儿童活动场地和各类校外活动场所等,将适儿化建设列为重点工作内容,打造安全畅行的上学、回家路线,保障儿童安全出行。三是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在老旧小区改造中着重开展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增设了无障碍坡道、扶手、座椅、电梯等设施,并对小区内的公共空间进行了适儿化改造,确保儿童及残障人士能够自由通行,充分享受社区资源。
三、宣教并重,涵养儿童友好成长理念
一是大力宣传儿童友好建设。联合市妇儿工委办公室、市住新局,制作了《童享友好世界,点亮儿童未来——襄阳市儿童友好城市宣传片》,通过电视和新媒体等方式进行宣传报道,促进儿童优先的理念深入人心,在全市形成强烈舆论宣传,全面营造儿童友好浓厚氛围。通过儿童节活动、新闻媒体等途径大力宣传适儿化建设重要性,提高全社会对建设适宜儿童健康成长生活环境、打造儿童友好型城市的认同感,营造适儿化建设的良好氛围。二是完善社区教育设施。在居民小区内或附近建设社区儿童图书馆、儿童活动中心等教育设施,配备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专业的指导人员,为儿童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成长空间。此外,积极与教育机构合作,开展各类儿童教育活动和培训课程,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三是积极营造群众、社区参与氛围。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适儿化建设,通过组织各类亲子活动和社区活动,鼓励家长和儿童共同参与适儿化改造工作。设置意见箱和反馈渠道,广泛听取小区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将群众意见汇总萃取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未来蓝图,并将其纳入改造方案中,群策群力,共建共享,积极推进城市适儿化建设。
儿童事业发展需要全社会共商共建、共创共享。下一步,我委将以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为抓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人大代表的关心指导下,在市直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进一步发挥发改部门统筹调度、综合协调的工作职能,联合市妇儿工委办公室、市住新局、市交通局等部门,积极做好校外活动场所设施建设和公共空间、公共设施适儿化改造,为建设一个充满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儿童友好城市而共同努力。再次感谢你们对我委工作的支持,欢迎今后多提宝贵建议。
????????襄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2024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