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襄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 今天是: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其他主动公开内容 > “双随机、一公开”
襄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信息来源: 体制改革和政策法规科    发布时间:2025-01-22
索引号: 011158671/2025-02405 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市发改委 公开日期: 2025-01-22
标题: 襄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文号: 主题词:
生效时间: 终止时间: 来源: 体制改革和政策法规科


2024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依法治市的总体部署要求,市发改委始终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改革工作,全面落实依法治市2024年工作要点和“八五”普法规划,加强法治机关建设,持续提升依法决策、依法行政的能力水平,确保各项政策制定与执行合法合规,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现将我委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如下。

一、2024年法治建设工作的主要举措及成效

(一)坚持以学为先,注重提升法治理念和水平。一是强化学法制度性安排。将法治学习纳入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计划,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深刻领悟习近平法治思想。截至目前,组织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及中心组(扩大)学习15次,学习党纪法规和重要文件精神170余项。二是强化重点领域学法。推进全市粮食系统专题学习《粮食安全保障法》,依法保障粮食安全。及时组织开展《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集中学习。三是强化全员学法。制定年度学法任务清单,举办《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专题辅导报告会,组织全市发改系统开展项目审批、诚信建设、节能降碳等专项学习。积极参加法治建设征文,报送了两篇调研报告,其中《在法治轨道上推进襄阳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获得二等奖。

(二)坚持依法决策,注重全过程决策合法合规。一是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在制定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规范性文件时,坚持履行评估论证、公开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程序。今年以来,在委门户网站对《关于襄阳市物业服务价格形成机制调整方案(公开征求意见稿)《襄阳市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共15份文件进行了公开征求社会意见和建议,并对各类意见建议的采纳情况进行了说明。对《浩吉铁路车站扩能改造工程(湖北段) 》等文件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公开征询意见;二是积极发挥立法建议作用。配合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起草、调研、实施等工作,今年以来,对有关部门发出的9份立法征求意见函均及时给予了意见复函。三是强化监督纠偏。严格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制度,及时上报并在委门户网站进行公示。坚持法律顾问制度,健全法律顾问履行职责工作机制,涉及法律事项均由法律顾问进行审核并出具法律意见书,发挥法律顾问在重大决策中的作用。结合法治督查反馈的11个问题,对标整改要求,深入剖析问题症结,坚持“当下改”和“长久改”相结合,推进问题全部整改完毕。

(三)坚持依法行政,注重体现监管服务相统一。一是持续提升服务成效。严格落实政府投资管理办法,创新“26211”工作机制,有力提升项目审批和建设时效度。创新信用修复方式,实行“一口受理、协同修复、一次办成”,真正“让企业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减轻企业负担。二是规范执法监管行为。在开展粮食领域执法和年度节能监察执法中,所有执法行为均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三是创新监管方式。开展“信用+中介治理”改革试点,以信用为基础对中介机构进行分类监管,改革成效获得了上级部门验收和好评。搭建能耗在线监测平台,上线43家用能单位进行实时在线远程监管,有效减低了进企次数和企业成本。

(四)坚持普法知法,注重创新方式提高广泛度。一是坚持普法和业务工作相结合。在推进发改业务工作中,主动将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向基层和企业进行宣讲,指导基层依法履职和企业合规经营,帮助企业争取政策和资金。二是加大法定普法工作宣传力度。围绕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主题,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组织开展了具有地域特色、行业特色的节能宣传活动。在线上宣传活动中,开展节能宣传周“云”启动仪式、“绿色转型,节能攻坚”杯有奖答题等活动;在线下活动中,开展节能宣传周启动仪式、节能诊断服务、节能实务培训、单位内部节能宣传以及其他行业特色性活动,在全市营造了“绿色转型,节能攻坚”的浓厚氛围。围绕“民法典宣传月”和“宪法宣传周”活动,积极参加全市集中宣传活动,精心制作展板,搭建宣传展台,安排专人进行法规政策宣讲和资料发放。在委门户网站和委机关,广泛进行线上线下宣传,营造良好氛围。结合业务工作,与基层和企业进行面对面政策宣讲。

二、2024年法治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一年来,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领导学法深度欠缺,运用法治思维解决当前重大事件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全委依法行政的主观意识培育还不够到位,部分干部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法治宣传教育与发改业务工作的有机融合有待进一步深化。

三、2024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坚持以学为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注重提升法治理念和水平。一是强化学法制度性安排,将法治学习纳入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计划,今年以来,委党组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及中心组(扩大)学习15次,学习党纪法规和重要文件精神170余项;二是强化重点领域学法,推进全市粮食系统专题学习《粮食安全保障法》,组织开展《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等法律法规的集中学习;三是强化全员学法,举办《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专题辅导报告会,组织全市发改系统开展项目审批、诚信建设、节能降碳等专项学习。

(二)深入践行法治理念,严格落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一是坚持依法决策,注重全过程决策合法合规,坚持履行评估论证、公开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程序;二是坚持依法行政,注重体现监管服务相统一,严格落实政府投资管理办法,创新“26211”工作机制,有力提升项目审批和建设时效度;规范执法监管行为,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创新信用监管方式,开展“信用+中介治理”改革试点,以信用为基础对中介机构进行分类监管,改革成效获得了上级部门验收和好评;三是坚持普法知法,坚持普法和业务工作相结合,加大普法工作宣传力度,注重创新方式提高广泛度;四是严格法治建设考核,注重提升全委干部法治素养。将法治建设工作情况作为领导年终考核工作报告的重要内容,在领导班子和个人年终述职中全面报告法治建设情况。对内设机构和下级单位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开展定期检查、专项督查,纳入市发改委机关干部季度及年度考核内容,实行一季度一考核一通报。

(三)注重依法科学行政,推动发展改革工作高质量发展。一是争创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以“强化政策统筹、强化试点引领、强化督办推进、强化宣传塑形、强化顽疾治理、强化评价提升”的“六个强化”为抓手,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大力推动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二是稳投资促发展,全市共争取2023年增发国债项目95个,获批2023年增发国债资金50.64亿元;争取2024年超长期国债项目85个,获批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28.2亿元;争取2024年中央、省预算项目133个,获批2024年中央、省预算内资金18.5亿元;争取2024年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167个,获批2024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需求243.2亿元;三是保安全促发展,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基础,在全省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中连续两年位居前列。

四、2025年推进法治建设工作的安排

(一)落实落细工作责任。进一步贯彻执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继续抓好抓实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法治学习,进一步突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贯彻,加强对法治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部署。

(二)持续推进法治机关建设。进一步做好委内各项业务工作与“三项制度”的衔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三)持续推进“八五”普法工作,强化普法教育。进一步压实“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突出普法责任制的落实,把普法责任制的落实贯穿到发改工作的全过程全流程。

(四)全面推进发改工作。持续健全依法决策工作机制,加强考核评估和法治队伍建设,紧密结合发展改革工作实际,将法治建设融入各项重点工作,持续深化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加大对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先行区创建督导力度,加快推进各项改革创建进度,做好典型经验复制推广,争取在全省出标杆、出典型,打造一批优化营商环境的“襄阳名片”。


襄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年1月21日??????


 
襄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 地址:襄城区铁佛寺路57号(原襄阳市广播电视大学院内) 联系电话:0710-3534576 邮编:441021
派驻纪检组电话:0710-3511289    地址:襄城区荆州街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206000040 鄂公网安备:42060602000370号 鄂ICP备19012107号-4 网站地图
总编辑:陈波 责任编辑:高其峰